作者:貓草
書名:《向陽之處》
來源:實體書
出版:城邦讀書花園,POPO小說系列
這故事圍繞在第一視角的溫珞予,以及羅瑀暄、魏如穎三個女孩之間,「成長」是這個故事的主軸,我覺得「療傷」或許也是主題的一部分。
作者貓草的文筆非常優美,用詞精準、詞藻華麗,對於每一個心動時分的敘述,都顯得完美,讓人理所當然地就理解了那些苦痛、那些掙扎、那些無能為力、那些求而不得。
當然,也因為她太過寫實與無暇的敘述,女主角曾經歷過的創傷,更讓人覺得歷歷在目、感同身受,那墜入無盡深淵的感覺,會使人的心跟著一起糾結、絞緊,一起感到窒息、鬱悶。
女孩與女孩的戀愛,需要有多少勇氣,才能正大光明,在世人的注視下,徜徉於陽光裡,自由地牽手或親吻呢?
因為同性、因為友誼,牽手和擁抱都是太過輕易的觸碰,也造就了那條界線的模糊,容易讓人迷失,忘記彼此的身份和立場,奮不顧身的想跨過去,成為更加特別的存在……
大家看小說前,首先看的HE或者BE,在這本書上難以界定。以愛情的角度來看是BE,以成長的角度來看是HE,整體來說算是OE結局。
實體書多了一篇以羅瑀暄為視角的番外,寫的是正文之後的故事。好像什麼伏筆都解決了,又其實什麼感情都是沒結局的,看完後深深地感到惆悵,可人生正是如此,不可能盡如人意。
這是個簡單的故事,或可說是平淡,場景設定在大學校園,雖然沒什麼強烈起伏,可每一個心情轉折,都是那麼的深刻——就是日常生活中會有的點點滴滴。
每一次在某些場景裡,又更加喜歡一個人的感覺,在作者的筆下活靈活現——那陽光灑落的時刻,忽地發現那人的側顏多麼美麗,讓人怦然心動。又或者是一個簡單地撩起髮絲的動作,帶動身上的清香,一同侵襲嗅覺,強制寫入無法抹滅的記憶。
看完書,彷彿也談了一場刻骨銘心的愛,從暗戀到交往,又到最後的爭執分開,而後漸漸釋懷……
是一本很值得推薦的作品,無論有沒有跟同性談過戀愛,相信都能跟著女主角溫珞予一起經歷、一起成長、一起變得更好。
=====以下為完全版暴雷心得,希望看過書的人再看=====
大學還是一個太過青春、太過稚嫩的年紀嗎?
為什麼愛一個人這麼難?
沒有經濟,被父母掌控著,連談一場戀愛的自由都沒有。
如同一道曙光,首先走進暗無邊際的雨季的羅瑀暄,成為溫珞予的人生救贖,可是兩個滿心傷痕的人,只能互相舔舐傷口,能夠理解彼此的痛,卻沒辦法幫助彼此脫離苦難的來源。
由於筆者本身是個有愛就說出口的人,所以很多時刻,我都好想抓著溫珞予的肩膀,用力搖晃她,叫她講清楚、說明白,說出自己有多喜歡羅瑀暄!
可是那是因為我不曾經歷她的傷痛——童年被親哥哥性侵的陰影,加上母親的不諒解,形成一個無法掙脫的夢魘,夜夜侵擾著她。
還有從小到大,母親總會突如其來的責罵與毆打,造成了她內心脆弱、敏感、害怕受傷害。
於是,也能理解她為什麼不敢告白,雖然若即若離很痛苦,但是不說清楚,就能用「朋友」的名義留在羅瑀暄身邊。
既然確定交往後,幾乎也是沒什麼未來可言,不如維持現狀,過一天是一天,淌著血來愛她。
羅瑀暄買了一對拉長石飾品,自己戴著手鍊,將項鍊送給了溫珞予。
她們買了一對香水,屬於溫珞予的是Rain,屬於羅瑀暄的是Sunshine,去買香水也是羅瑀暄的提議,因為香味是一種記憶連結,聞到某種氣味,會帶來酸甜苦澀或快樂的情緒。
她們可以互相躺在大腿上休息,把玩彼此的頭髮,可以一起躺在單人床上看電影,女孩之間的觸碰,是那麼的輕易,牽手或擁抱都只是日常,可是羅瑀暄牽起溫珞予時,卻牽走了她的心。
她們相遇在無數個失眠的夜裡,成為彼此的依靠,但最後,羅瑀暄還是選擇拉開距離,什麼都不說,只默默地遠離。
直到實體書的番外中,讀者才能明白她的心有多少痛、多少掙扎,想愛卻不能愛,因為沒有足夠的勇氣和底氣擁有溫珞予。
曾經是太陽,照亮溫珞予的羅瑀暄,終於還是將溫珞予燒灼得遍體麟傷。
與溫珞予同班的魏如穎在這個時候,悄悄的靠近溫珞予,一點一滴的包裹她,接住了不斷下墜的她,將碎裂的她拼湊回來。
如穎的愛,救贖了溫珞予,兩人度過了幸福快樂的同居生活,但最後又被溫珞予的不敢說,親手毀掉這段關係。
她們關係的碎裂,起因於如穎無法理解珞予內心的傷痛,但無法理解不是如穎的錯,甚至珞予也從來沒說過自己的傷,只從一些方面,判斷如穎無法理解,便決定不說了。
於是,在越來越沉重的課業中,無法相互理解的兩顆心,被疲憊裂解,距離越來越遙遠,終究無法挽回。
如穎不想再因為愛著她,而喪失自我,最後決定離開,讓她去找回深愛的羅瑀暄。
再次回到珞予身邊的瑀暄,並沒有成長,而是繼續任性、繼續維持表面的和平,對珞予還是若即若離。
所以正文的最後,換成珞予決定勇敢離開瑀暄,離開這段沒有結果,只讓她鮮血淋漓的關係,不想繼續玩著用「摯友」身份陪伴「愛人」的遊戲。
而給予溫珞予這份勇氣的人,正是那個選擇離開的魏如穎,她讓珞予明白,愛一個人不該失去自我、不該膽戰心驚,愛該是互相付出、相互扶持的。
從愛情故事來說,這本書是BE,一個悲傷的結局,相愛的人都沒有在一起。
可是從人生、從成長來說,這本書是HE,因為書中的每個人都長大了,都變得更好了,她們都明白自己要的是什麼,都知道怎麼愛人了。
番外結局是OE,離開了校園,進入了社會,有了獨立的經濟狀況……但有沒有脫離父母的掌控、有沒有重新再愛,作者留給讀者自行想像。
可我覺得,這或許就是最好的結局了,至少她們心裡都還有彼此,無論有沒有在一起,那道白月光永遠都在心上,就像她們脖子上與手上的拉長石,散發微弱的螢光,雖然看不清楚,但永遠都在。